1、活动睡眠期长、睡眠周期短,宝宝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着和大人一样的生活节奏,通常要到6个月大以后才能逐渐建立起规律的睡眠周期。宝宝的睡眠周期也和大人不同,一般来说,睡眠周期可分为活动睡眠期(浅眠期)及安静睡眠期(熟睡期)。成人的一个睡眠周期约90分钟,整个夜间睡眠包括3~6个周期,其中,活动睡眠期仅占20~25%,在这期间,人的身体活动度会松弛,但大脑会特别活跃,时常作梦;而安静睡眠期则占整个睡眠期的75~80%,属于深度睡眠,能够恢复体力。然而,满月的宝宝活动睡眠期则占了总睡眠时间的一半以上,而且每次的睡眠周期比较短,仅约45分钟,因此,婴儿比较容易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干扰而醒来,例如:胀气、肠子的蠕动或周围的声响等,有种说法认为,这样的睡眠模式是宝宝的自救机制,在6个月以前,大脑会经常保持活动,维持正常呼吸及醒觉状态,让自己免于忘记呼吸。宝宝在浅眠期经常出现许多面部表情与动作,如:睁眼、微笑、皱眉、发出哼哼声,或伸展四肢、翻身等,但这些动作大多是无意义的正常现象,不知情的父母往往以为这是宝宝睡不安稳或身体不适的表现,而采取过份照顾的动作,例如:抱起来拍摇,反而打扰了宝宝的美梦,造成宝宝真的醒过来。因此,若无其他生理因素,建议爸爸妈妈可以静静等待5分钟以上,看看宝宝是否会自己再度睡着,让宝宝学习如何自己在深、浅眠中转换,达到高品质的睡眠。
2、子宫内的胎儿作息(日夜颠倒),人之所以会有昼夜节律,是因为眼睛的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联系着大脑,负责调控生理时钟,知道什么是白天(该清醒),什么是晚上(该睡觉)。日夜颠倒的情形最常见于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,因为宝宝出生以前,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别的,在子宫内,妈妈白天工作时,宝宝是睡着的,到了晚上,他则是醒着的,所以刚出生时,还搞不清楚状况的宝宝就会日夜颠倒,这种情形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,约3~4个月之后就会慢慢改善,爸妈可藉由环境因素协助宝宝调整。
3、睡前玩太疯,半夜睡不好,经过一整天的劳累后,大人和小孩会有截然不同的状况!大人白天过度劳动后,会显得动作疲惫、思绪迟缓、脑袋空空、猛打哈欠、昏昏欲睡,就像电池快没电一样。相反地,宝宝过度疲劳后则会变得更活跃、兴奋,甚至烦躁、哭闹。因此常建议睡前别让孩子玩得太疯就是这个道理;甚至爸爸妈妈可以发现,如果假日带宝宝出去玩得太尽兴,孩子在半夜醒过来的机率就特别高。身体不适,如果宝宝平常都能一觉到天亮,突然半夜频繁地醒过来,当然也有可能是生病了或身体不舒服。例如,约4、5个月大、开始长牙时,宝宝可能会经历长牙痛的过程,每次长牙,短时间3~7天内可能半夜会有哭闹的状况,需要爸爸妈妈的安抚,但时间一过又恢复原本的作息。此外,常见宝宝1~3个月大时,通常在下午3~5点到晚上9~10点之间,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高分贝哭声及握拳踢腿的肢体动作,很有可能是肠绞痛的表现,此时就需要爸爸妈妈比较费心地处理。
4、受先天特质影响,正常来说,随着年龄增加,宝宝每天整体睡眠时间会渐渐缩短,睡眠周期逐渐增长,浅睡期相对减少,夜间睡眠时间拉长,昼夜节律也会慢慢形成。不过,根据每个宝宝的特质不同,睡眠习惯与需求也会不一样,有些宝宝睡得多,有些睡得比较少、睡眠时间也比较零碎;有些宝宝只要关上灯就自然而然能够入睡,有的宝宝则需要人哄,才能安稳入眠。过去常将容易醒来、需要安抚才能睡着的孩子视为难养型的孩子或磨娘精,但现在则改称他们为高需求型宝宝。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,是由于他们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比起一般宝宝更能灵敏地接收(如光线的强弱、各种气味、不同人讲话的声音等),与外界互动的动机也较强、对于刺激的需求较高(喜欢与照顾者亲近),因此,他们的脑细胞发育和神经连结速度往往也较快。 随着年龄成长,爸爸妈妈说不定可以惊讶地发现,这群宝宝比起别的宝宝更怕无聊,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也更强。
1、宝宝需要与父母互动的时光,宝宝其实也喜欢跟父母互动,孩子看到父母回家或来接他都会很兴奋,从这样的情绪冷却下来到能够顺利入眠,平均需要3小时左右的时间。因此,如果爸爸或妈妈7点回到家,宝宝大约10点就能顺利入睡,倘若爸爸妈妈10点才回到家,宝宝可能就要到凌晨1点才会想睡觉。许多爸爸妈妈担心孩子晚睡,于是下了班回家只花30分钟逗逗孩子,就急着哄孩子睡觉,其实这么做不但不符合孩子的生理需求,也牺牲了亲子互动的时光。
2、晚睡虽然不是件好事,但如果父母的工作需求必须使得整个家庭的作息时间延后,孩子和父母也只能相互配合。爸爸妈妈可以透过进行一些缓和的活动,如:洗澡、床上故事等静态活动来促进宝宝的睡意,但尽量别压缩了与宝宝相处互动的时光。
3、满月到,开始培养宝宝固定睡眠习惯.刚出生的宝宝,由于喝奶的频率尚未稳定,每1~2个小时可能就需哺喂1次,因此还不适合开始培养固定的睡眠习惯。大概接近满月时,宝宝进食的时间会变得较为固定,也会至少有一段超过5小时、较长时间的睡眠,这时就很适合透过睡眠仪式的方式来哄宝贝入睡。建议爸爸妈妈透过以下步骤要点来进行睡眠仪式:准备睡觉前2小时,避免进行激烈或复杂的活动。根据家庭的习惯,设定每天睡前的固定行为,最好是容易办到的,如:说故事、唱歌、播放同一首音乐、拿出小被子及小枕头,或洗澡、换睡衣等等。
4、在你认为宝宝想睡之前,这些睡前仪式会用到的物品就要先准备好。每天按照固定的睡前仪式进行,重复而且要让宝宝熟悉。最好由同一个人训练。洗澡是最好的促进睡眠前奏。训练期尽量固定时间洗澡,并在睡前洗澡时清场,要求家中其他成员绝对安静,并哼唱相同的洗澡歌。洗完澡后立即抱宝宝进入已经准备好的睡房内,此时灯光不宜太亮、温度最好是26℃左右的舒适温度。做宝宝按摩帮助入睡。换好尿布及睡衣,喂奶。说故事或唱睡前晚安歌。说话语调保持一致,平稳、重复。当宝宝快睡着,但还醒着时,就应把他放到婴儿床上。盖上他熟悉的小被被。
1、白天睡眠无节制,有的宝宝是早上各种睡,晚上就开始各种嗨;有的宝宝午睡时间过早,以至晚上提前入睡,半夜睡醒,没有人陪着玩就开始哭闹了;还有的宝宝白天睡不够,晚上没精神,导致容易进入浅眠,稍微有一点动静就会惊醒。白天睡对了,晚上才能睡得香
2、事先了解不同月份宝宝每天的睡眠规律,才能合理安排好宝宝睡觉的频率和时间,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哦~0~2个月宝宝:这个阶段的宝宝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,吃饱了睡,饿了就醒,每天睡眠总量应为16~18小时,白天和夜间各占一半时间,通常每次睡眠时间在2~4小时之间;3~5个月宝宝:这个阶段的宝宝,每天平均睡眠15~17小时,白天5~7小时,夜里8~9个小时,宝宝白天小睡次数为3~4次,夜里睡眠时间会逐渐变长;6~8个月宝宝睡眠时间为14~16个小时,白天小睡次数为2~3次,每次约2个小时,麻麻们可以感觉到宝宝有时夜间只起夜一次;9~12个月宝宝:睡眠时间为13~15个小时,白天睡眠时间缩短到3~4个小时,这个阶段的宝宝玩耍时间会增多,夜里可能会晚睡,麻麻们要开始有意识的调整宝宝的生物钟了。
3、睡眠环境舒适度差,宝宝睡眠不踏实,麻麻们不妨从环境入手。睡眠的地方太嘈杂或者太安静;衣服、包被过多或者过少;室内的湿度与温度都会影响睡眠质量。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不需要营造绝对安静的环境,宝宝睡觉的时候,有些家长会停下手下的活,就怕稍有动静就会惊醒宝宝。其实,宝宝在妈妈子宫时就能听到各种声音,在过于安静的环境下他会感到不安,所以宝宝睡觉时,不需要刻意安静,自然的声音如:流水声、空调、电风扇能让宝宝学会专注于睡眠,日后不容易惊醒。睡眠温度要适宜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2~24℃,湿度在60%~65%之间,保证房间空气流通,开空调时也要留有通风的窗口。
4、适当减少穿盖,宝宝的呼吸、心率都会比成人快,如果给宝宝捂得太多,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来,宝宝身体就会发热,自然就不会睡得安稳了,所以睡觉时宝宝穿一件轻薄的长款睡袍即可,尽量不要戴帽子、手套等。床垫不要太软床垫并不是越软越舒服的,一睡进去就跟着陷坑的床垫宝宝会睡得很累,因此床垫应该坚实并且能保持不变形,最好选择软—硬—软型的床垫。逐步形成固定的喂养时间,麻麻们可以尝试把每天第一顿奶的时间固定下来,至少3~4小时喂养一次,最终逐步固定喂奶的间隔与喂奶的时间,并且睡前一小时可以适当给宝宝喝点奶,减少宝宝半夜清醒要吃奶的情况。睡前饮食要清淡,宝宝睡前饮食需清淡,晚餐最后不要喂养豆制品、油炸食品等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,麻麻们可以选择粥、面等流体等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宝宝肠道负担过重。适当补充益生菌,0~3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,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的支持,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都依赖于肠道的健康功能,并且肠道里成千上亿的细菌会与周围环境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,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宝宝的健康尤为重要。
1、环境舒适,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很多家长常忽视睡眠环境这个因素,总担心宝宝睡觉时着凉了,于是把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,想象一下,天气闷热时,大人睡觉都会感觉烦躁不安辗转难眠,所以,想要宝宝睡得好,首先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。一般来说,宝宝睡觉时房间的温度以22-26℃、相对湿度以50-65%为宜,盖的被子厚度要适宜,夏天吹空调时,注意风口不要直对着宝宝吹。
2、规律作息,养成固定的睡眠前奏,有些家长下班回来得晚,一回到家就开始逗宝宝,享受亲子的快乐时光,谁知,宝宝玩得太兴奋了,晚上就很难入睡了。由于促进宝宝长高的生长激素在夜间熟睡后会分泌得比较多,晚上10:00到次日凌晨2:00更是分泌高峰,所以一般建议宝宝能在晚上10点前真正入睡。为了让宝宝更好地过渡到睡眠状态,那么在睡前的一个钟做一些安静的事情就很重要了,家长需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准备入睡的安静环境,在这个时间段里,家长可以将睡前需要做的几件事固定下来,比如:洗澡、按摩、放轻柔的音乐、读书或讲故事等,慢慢形成一种习惯后,每到做这些事时,宝宝就会形成条件反射,知道下一步就是要睡觉了。
3、区分昼夜,形成晚上睡眠的习惯,有些家长说,我家孩子白天呼呼大睡,可一到晚上就精神很好不肯睡了。其实,这主要是跟宝宝昼夜不分,没养成晚上睡眠有关,所以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宝宝区分昼夜,让他白天更多地醒着玩耍,最好是到户外运动一下,白天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宝宝晚上更好地睡眠,当然,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,白天也可以适当安排宝宝睡个小觉,但白天睡觉时需注意继续保持房间光线充足,不必把窗帘遮得严严实实,同时保持日常的生活噪音,而到了晚上,如果宝宝醒来后,则不要跟他玩耍了,卧室光线也要调暗一些,保持四周安静,让他慢慢知道,晚上是需要睡觉的,而白天才是可以玩耍的。另外,宝宝午睡的时间也要注意,午睡最好能在下午三点半前结束,否则,睡得太晚,也会影响到晚上的入睡时间。
4、深浅睡眠交替,不要打扰宝宝的浅睡眠,人的睡眠有深睡眠状态和浅睡眠状态两种,并且这两种睡眠状态是交替进行的,小婴儿可能是十几分钟一个交替,大一些时会逐渐增加两个状态交替的时间,到了两三岁那会,多数宝宝都能像成人那样大概45分钟一个交替了。对宝宝而言,在深睡眠状态时,体内会分泌出生长激素以促进体格发育,而在浅睡眠状态时,宝宝则会将白天储存在大脑里的记忆再翻出来复习,并且在这个阶段,大脑还会合成蛋白质以促进脑部的发育,因此,宝宝年龄越小,大脑发育越快,对浅睡眠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。宝宝在浅睡眠阶段时,常会有睁眼、吸吮、翻身等无意识的动作和声音,在没干扰的情况下,宝宝很快又会安静地再次入睡,但这些浅睡眠状态时的表现又常被很多家长误以为是宝宝醒了,于是跑过去抱他或唤他,结果就把他给真正弄醒了。所以,家长在看到宝宝有这些表现,可以先在旁边观察一下,如果宝宝可以很快又再次入睡了,就不用去理他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ubk.cn/view/72017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